2024年3月31日下午,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一百九十四期于公共管理学院厚学楼909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论坛有幸邀请到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环境研究所(ICTA-UAB)兼职研究员刘娟老师做主题为“国际环境社会研究:前沿议题、理论与方法”的讲座。本期论坛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阿江教授与罗亚娟副教授共同主持,众多师生积极参与。
会议伊始,刘娟副教授简要介绍了自己的教育研究背景,并表达了对本次讲座能够为各位同学的环境社会科学选题与研究提供国际新视角、新思路的期待,同时希望与各位师生就环境社会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与交流。
一、环境社会研究的兴起
首先,刘娟副教授简要介绍了环境社会研究的兴起。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存在与其社会关联,环境问题需要社会科学视角的认知与解决方案,使得环境社会研究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干的交叉领域。同时,该领域也为社会科学和社会人如何切入环境议题提供思考。不同于国内“环境社会学”的普遍称呼,刘娟副教授将自己的研究领域称为“环境社会研究”,以表示环境研究作为一种复杂系统科学的多学科、跨学科性质以及自身对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取向。接着,刘娟副教授对环境社会科学做了简要梳理。有别于《环境社会学》所给出的定义,刘副教授认为环境社会科学是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解析环境现象、建立环境社会规则、调控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一门科学。它包括环境史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政治学、人文地理等。另外,环境正义与政治生态学这两个概念在环境社会科学研究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次,刘娟副教授还介绍了国际环境社会研究的相关课程,并展示了基于这些课程名称所做的“问题树”,其中“Food”“Environmental”“Society”“Climate”“Sociology”“Chance”“Justice”等词较为突出,反映了国际环境社会研究的关注热点。同时,国内环境社会科学也在稳步发展。一方面,国内部分高校开设有环境社会科学相关课程并配套相关教材,如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张玉林老师的《环境与社会》、华东理工大学王芳老师的《环境与社会——跨学科视阈下的当代中国环境问题》、陈阿江老师的《环境社会学是什么》、洪大用老师的《环境社会学》等。这些教材都有不同的关注点及侧重学科,反映出环境社会科学并非依托于某个单一学科,启示同学们在做环境社会研究时需要开阔思路,不局限于社会学学科的单一视角。另一方面,诸如中国环境社会学青年论坛、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等学会与平台也助力着国内环境社会科学的发展。刘娟副教授指出,国际环境社会研究的议题与成果较为丰富,并呈现上升与扩大的势头。但国内的环境社会研究总体来说比较小众,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环境社会研究的领域和议题
首先,刘娟副教授介绍了环境社会研究的议题常用的切入视角:环境问题的社会成因、环境影响: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个体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表现、环境冲突(政治)、环境运动的发生、过程、衰退以及相关主体研究。另外,从理论上探讨较多的是环境(保)主义思潮、环境治理、可持续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伦理、环境教育(传播)、环境人文艺术等领域。
其次,刘娟副教授介绍了环境正义地图(EJAtlas)的整体布局以及案例检索方法。环境正义地图收集了全球生态分配冲突案例,是新的研究中需要扩展、同时进行多学科多视角分析的重要素材库,对研究者进行环境社会研究时的案例收集与分析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刘娟副教授还展示了截止2019年环境正义地图中案例的分布统计图。其中,“Energy and climate”“Biomass and land use”“Mining”“Water Management”等主题占比较大。此外,刘娟副教授指出,近些年来“Waste Management”主题的案例数量有所上升。
接着,刘娟副教授详细介绍了环境社会研究重点关注的领域和议题。如气候变化与我们的社会(气候变化及其影响、风险与脆弱性、气候变化的正义等),能源转型与能源社会研究(能源转型、能源环境冲突、能源贫困与能源正义等),农业食物体系与环境变迁(环境史学、绿色革命等),自然资源的政治生态学(商品化与私有化过程、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等),废弃物:生产与消费(垃圾分类、物质链与社会代谢等),绿色、循环与可持续科学(绿色经济、绿色供应链、绿色转型代价与冲突等),环境与健康(证据链与污名化、劳动、健康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正义的健康维度等),环境冲突与环境正义等等。
三、环境研究的多元方法
关于环境社会研究的方法,刘娟副教授简要介绍了社会科学如何切入环境议题,包括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设计的考量。此外,刘娟副教授还介绍了环境社会研究中的数据和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包括综合运用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区域研究、商品链、网络分析、比较统计研究,利用EJAtlas平台和数据库资源或其他多学科的方法,具体可参照《参与式发展规划》《环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其设计》中的分析方法。
四、环境社会研究的理论视角
在环境社会研究中,诸如新马尔萨斯主义、环境主义思潮、多元价值语言与价值的不可通约性、生产跑步机、杰文斯悖论、环境冲突、环境正义、环境与气候伦理等主题概念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思考空间,可为研究者们进行分析时提供新的工具。此外,刘娟副教授还介绍了环境正义框架、政治经济学框架、可持续转型框架、自然的社会建构理论、制度与“公地”、风险与危险、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环境问题等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
五、环境社会行动与实践
最后,刘娟副教授介绍了有关环境社会行动与实践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环境政策、法律、教育与传播沟通,即通过哲学的反思、文学、艺术与媒介批判、政策和法律体系、环境教育现状和空间等认知层面进行观念的转化;第二部分为全球及地方环境组织和机构,即通过全球性的环境组织、专门行动平台网络、区域地方社会组织、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等组织或机构开展行动和实践;第三个部分为环境社会行动及替代方案,包括行动理念与行为方式、全球环境正义运动、去增长运动、多元宇宙与美好生活。
会议结尾,参会师生就环境正义、生态系统服务、气候变化研究等问题踊跃进行提问,刘娟副教授一一为其解答。最后,陈阿江教授对本次会议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再次对刘娟副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本期论坛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