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水与社会”论坛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吴楠/摄
7月2日,“水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水与社会”论坛在河海大学举行。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正确处理水与社会的关系,精准把握水问题的表现、产生的社会机制及其社会影响,已成为学术界乃至全社会亟须深入探讨的重要现实问题。
环境社会学建设取得巨大成绩
重视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除水患兴水利就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河海大学副校长张兵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由水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等问题日益加剧,人类正面临日益复杂的水问题。希望与会各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推动水域社会科学研究发展。
水安全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人民健康福祉。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茂山在致辞中提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重大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扎实做好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水利重大改革,研究水利重大问题,强化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希望未来河海大学和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作,共同为水利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委会会长、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包智明表示,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适度利用水资源。基本保持了水和谐的状态。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随着资源开发的加剧和工业化的推进,在世界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水资源减少甚至枯竭,以及水体污染等问题。由此,水资源、水环境和水问题等成为各个学科研究的热点议题,尤其是对于研究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环境社会学来说,水与社会的关系已经成为环境社会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领域。
包智明介绍了环境社会学近年来的发展成就。近年来,在全国环境社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学会研究机构、人才培养、图书资料和专业刊物等环境社会学的“五脏”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此次论坛将交流范围扩大到国外学者。通过本次学术研讨会,必将进一步加强国内环境社会学者与国外环境社会学者在水环境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
《环境社会学》集刊发布
论坛举行了《环境社会学》集刊发布仪式,发布《环境社会学》集刊2022年春季号(总第1辑)。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阿江阐述了《环境社会学》集刊的创刊背景、办刊设想与理念、办刊期望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童根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扬、《社会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张志敏、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学执行主编顾海娥、《江苏社会科学》执行主编吴玲先后致辞,表达了对《环境社会学》创刊的祝贺,对河海大学积极搭建学术平台、推进学科研究及建设的举措作出高度评价,同时围绕集刊今后的办刊方向、特色、内容、意义等进行了交流。
《环境社会学》集刊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吴楠/摄
创办环境社会学的专业刊物,一直是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想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2012年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上,专委会决定以书代刊定期出版《中国环境社会学》,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5辑。第6辑将于今年秋季出版。但《中国环境社会学》收录的都是在国内期刊上已发表的论文,而此次发布的《环境社会学》集刊所刊载的论文,都是未发表过的原创论文。“可以说,从此,中国环境社会学有了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刊物,在这一点上,《环境社会学》集刊创刊,对中国环境社会学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包智明说。
《环境社会学》是由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河海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集刊。其栏目包括环境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国际前沿、环境问题、环境治理、水与社会、环境史/水利史、生态文明建设等。陈阿江表示,值《环境社会学》集刊诞生之际,做几点畅想。首先,我们希望把“产品”做好,即选好每篇文章,办好每期集刊。其次,在实践与交流中探索学术“标准”,即探索什么样的研究时值得倡导的,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是适宜的。最后,与同人一道,借由集刊平台,倡导独立探索的学术精神,优化学术“生态”,促进学术可持续发展。
跨学科开展水环境治理研究
大会分设主旨演讲和六个平行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不同议题展开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其议题集中在水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水环境治理两方面。
“水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水与社会”论坛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吴楠/摄
“双碳”背景下,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推进水利减排固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向,是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陈茂山以“水利助推实现‘双碳’目标的能力、潜力及实施路径”为题,重点谈到,水利助推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领域包括水资源、水生态、水电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四大领域。他表示,水利助推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包括:一是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助推降碳行动;二是强化水生态系统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三是加快水电开发利用,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四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低碳管理,实现绿色发展。
水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这在国家法律法规建设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柯坚以“面向国家江河治理现代化的社会与法律”为题,呈现了国家江河保护工作的发展轨迹。他认为,《长江保护法》和《黄河保护法》是国家水治理、以大河流域为基础的环境治理的代表。未来,国家江河治理现代化应充分重视流域协调体制机制的建立。
在一些重要的水环境区域(如三江源地区),设立国家公园无疑是近年来从中央层面推行的重要治理与保护措施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世界杂志社副社长苏杨的发言题目为“从冲突到共生——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家公园的制度逻辑”。他认为,国家公园在既往的保护实践中,出现保护与发展两张皮、保护机构与地方政府及原住民冲突多发的问题。从冲突到共生的重要前提是中央统筹调整责权利制度、省政府的有效介入、国家公园管理局的高效落实以及基层地方政府的全面协助。
与国家治水要求相呼应,地方治水实践中也涌现出不少创新举措,“河长制”即为典型代表。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涛在梳理河长制的起源与演变基础上,从应对缺水社会挑战、自上而下的考核压力、破解治水体制机制障碍、开发社会治理的地方知识等方面,分析了河长制产生的结构性因素。他认为,要通过多主体协同推动河长制“有名有实”、“有能有效”。同时,要推动民间治水机制迈向可持续性,打通河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河长制”作为一项地方创新实践,实际运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墨尔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王耀麟在题为“China’s New River Chief System: Its Water Governance Effects And The Emerging Research Agenda”的报告中指出,“河长制”的改革创新需要从横向协同、纵向管理加强、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河湖长制研究处处长、正高级工程师刘小勇,常熟理工学院商学院教授童举希也强调了多元主体参与“河长制”的重要性。刘小勇认为,公众参与河湖长制呈现出“自发—自愿—自觉”的动态演化逻辑,具体可表现为参与学术研究、任职民间河长、参与村社治理等方式。童举希则分析了河道经营权承包经营对河长制的优势,提出三权分置创新河道管理机制、分类分步深入勘察调研、推进河道经营确权、严格规范实施程序等建议。
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干旱区而言,水环境治理过程中还需特别关注环境正义问题。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李勇进作了题为“干旱区水的政治生态学:石羊河流域治理与水正义”的报告,他以石羊河的治理经验为例,分析了干旱区水资源的分配正义、程序正义和上中下游地区居民生活机会的正义。提出要实现水正义,需得权衡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
除了国家高位推动、地方主动创新等,日常生活方式和理念等对水环境治理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张敦福作了题为“瓶装水:消费革命大背景下可持续消费的社会学议题”的报告。他针对瓶装水消费迅猛增长的问题及其带来的环境恶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根源在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在理念和行为上很难将之与生态环境破坏勾连起来,公众消费观念和行为的革命至关重要。
多视角研究水与社会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质上离不开利用水、管理水、改造水,水历史由此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湖北大学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郑晓云以“水历史是什么与为什么:水卫生史分野的阐释”为题,介绍水历史的概念、研究范式、发展趋势和学科建设。他梳理了水历史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水的社会史、水文化史、水利用史、水工程史、水管理的制度史、水权史、水经济史等。对于水卫生史,他认为,水卫生发展涉及水获得与净化、排水和污水处理以及沐浴和水厕所三个核心层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教授崔凤以“从水到海再到洋:一部人类史”为题,重点阐述了人类对淡水、海水等不同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强调把水和海、洋联系起来,是一个重要的新话题。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顾金土结合苏南地区四十年人口、经济变迁以及太湖水污染状况的历史实践,作了题为“四十年回顾:太湖流域水环境变迁及治理”的报告,指出太湖流域的水环境变迁与苏南的人口、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也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行动的直接影响。
“水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水与社会”论坛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吴楠/摄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环境变化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诱发了多种问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信息中心执行主任Alex de Sherbinin 以“Modeling Future Climate Migration: The World Bank Groundswell Project”为题,针对世界银行风潮报告(Groundswell Project)中提出的“气候移民”问题进行阐释。他提出,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如水资源缺乏、农作物生产下降、海平面上升等会导致数以百万计的“气候移民”。而与其他因素相比,水资源可获得性是影响人口分布变化中最为灵敏的因素。
具体到中国乡村社会,围绕水资源的共享与竞争形成了复杂的历史图景。陈阿江以“由井及坊——太行山区曲村研究”为题,以干旱缺水的太行山曲村为例,分析了因用水而形成的作为邻里的地域共同体井方,以及井方内围绕水出现的用水行为、规约、宗教活动与世俗文化活动等。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王毅杰以“精准性与在场性的迁移:水分配嬗变中的乡村社会关系研究”为题,尝试回答传统水分配规则与乡村社会关系、水分配规则嬗变的诱因,以及嬗变后社会关系的迁移过程。研究指出“精准性”与“在场性”是水分配中的两大核心要素。
与会学者表示,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环境社会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已经呈现制度化特点,如今也创办了属于中国环境社会学同人的专业期刊《环境社会学》。未来,中国环境社会学要更加深入地扎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强化问题意识、理论思维和实践导向,不断改进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持续提升服务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能力。
本次论坛由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社会学研究所、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等机构联合举办,来自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墨尔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海大学、湖北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数百名师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论坛。
(本文部分学者观点由闫春华 刘竹香 娄雪雯整理提供)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ex.cssn.cn/shx/shx_xsdt/202207/t20220711_54171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