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8日晚,环境与社会论坛暨第一百四十三期河海社会学论坛在腾讯会议成功举行。本期论坛有幸邀请到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崔凤教授,作题为“海洋社会学的前沿问题”的讲座。讲座由河海大学社会学系陈阿江教授主持,参会者来自全国多所高校。
崔教授从九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海洋社会学的前沿问题,为我们了解海洋社会学提供了基本线索。
首先是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崔教授从海洋实践的角度来切入海洋社会学的研究,注重人类对海洋利用、开发、保护和治理的行动。
第二是海洋社会学的体系框架问题,崔教授以“海洋实践”为线索将体系的各个要素进行了串联。
第三是研究方法问题,在应用社会学传统方法之外,崔教授重点强调了“比较研究”和“历史社会学”两种方法。
第四是“海洋+”范式问题,崔教授认为海洋社会学的知识体系来自农耕社会,人类经过农耕社会才走向海洋,来自海洋的知识体系几乎没有。而在崔教授看来,海洋实践是一种总体性的行动,进而提出了探索海洋思维的问题,从海洋社会内部考察他们的实践逻辑。
第五是海洋实践的基本规律问题,崔教授指出,海洋实践是人类的一项重要实践,它具有全面性、发展性等特征。此外,崔教授还特别指出海洋实践具有海陆一体性和嵌入性的特征。
第六是海洋实践对社会变迁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崔教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进行了全面的讲述。
第七是海洋社会学的边界问题。由于大陆思维的惯性以及海洋社会学的新兴学科属性,它的客观性和边界问题值得关注。据此崔教授提出以下问题:海洋社会是客观存在的吗?海洋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有没有明晰的边界?
第八是海洋文化的碎片化及整体性建构。他认为海洋文化是“碎片化”的,即不成体系,表现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分离、多样化、地域差异性。
最后,崔教授紧扣时事热点,提出海洋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一是构建现代化的海洋治理体系,其理念是什么?如何注意陆海统筹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二是理想的现代化海洋治理体系是什么样的?如何构建?三是海洋治理能力现状如何?又该如何提升?
随后,陈阿江教授进行了总结,与会师生也就相关问题与崔老师进行了积极的讨论,讲座到这里圆满结束。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 杨梓聪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