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在面源污染研究中,环境社会学研究者通常期待导致面源污染的自然环境要素已经被研究清楚,然后从容地进行“社会事实”的收集与分析,但现实情况往往并不理想。如何从社会学视角切入面源污染研究?近日,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阿江。
陈阿江表示,可以借用技术手段拓展传统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虽然环境社会学的某些领域是可以撇开环境的物质状态,以社会建构主义视角进行研究,但还是有大量的研究主题需要了解环境的物质状态。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社会学研究团队可以添置某些技术检测设备,其成员可以适当学习一些环境科学方面的测量技术,使环境社会学研究团队朝多学科化发展。他带领团队从社会学视角切入,采用跨学科的方式开展面源污染研究,相关成果反映在其于2020年出版的《面源污染的社会成因及其应对》这一著作中。
在进行面源污染的实践研究中,陈阿江带领他的团队成员购入水质分析仪,检测水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和磷等常用指标。该分析仪的使用拓展了研究者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帮助研究者明确方向和主题。例如,他们通过对环巢湖不同地点水质的检测,发现南淝河及巢湖附近水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和磷等偏高,而上游主要为农业区的杭埠河并没有预想的高。这些发现改变了他们对种植业污染环境的假设,尝试更精准地探索种植业和城乡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陈阿江表示,技术的使用要以理解社会为前提。对环境社会学研究而言,技术工具往往只是一个辅助手段,目的是为了准确恰当地理解社会。我们需要对历史地理、社会经济、人的行为模式及其演变,以及生态的社会机制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就调查问卷而言,需要根据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现实去不断更新、改进。
“化肥从生产、销售,到农民使用,再进入水田被水稻吸收,或分解、流失,可以视为化肥的一个‘生命周期’。理论上,农民的使用过程可以通过社会手段加以测量,化肥在田间的‘生命历程’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加以测量。但就课题组当时可检索到的文献而言,并没有获得精准的科学数据,因而社会测量成为可以相对准确测量化肥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发放和指导农民实时记录化肥使用量,结合问卷调查,从而计算单位面积和每千斤稻谷的氮、磷、钾使用量,并据此计算、比较不同施肥模式、不同生产组织模式之间的化肥用量差异。”陈阿江说,通过比较发现,在安徽肥东县测土配方这一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千斤粮的化肥使用量,有效地减少面源污染。
在研究中,他们也发现了“共生模式”有利于推进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如浙江德清探索的稻鳖共生新型复合农业生产模式,在不使用农药、化肥的情况下,实现了“百斤鱼、千金粮、万元产值”的目标。在使生产商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稳定粮食产量、确保食品安全和消除面源污染、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平衡等目标,对外部性顽疾污染问题具有“不治而治”的效果。
据悉,《面源污染的社会成因及其应对》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村民环境行为与农村面源污染研究”的最终成果。该课题组历时5年多完成,先后组织了十余次实地调查,足迹遍布了巢湖流域、太湖流域等地。该著作主要包括种植业的化肥减量与面源污染的关系研究,畜禽养殖业模式、水产养殖模式与水体污染及其治理的关系研究,新型复合农业探索及其社会价值研究等。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赛音
http://www.cssn.cn/shx/shx_hjyj/202011/t20201128_5223621.shtml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