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动之首场学术报告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 2020-06-30

2020627日下午,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动之环境与社会论坛暨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一百一十期)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909会议室成功举行,并于腾讯会议线上同步直播。本次论坛由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阿江教授做题为“如何开展面源污染的跨学科研究?”的主题讲座。《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吴楠,社会学系王毅杰教授、武艳华副教授等在909会议室参加了线下交流。讲座由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涛主持,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众多师生通过网络参加了本次讲座。

首先,陈阿江教授就其新书《面源污染的社会成因及其应对——太湖流域、巢湖流域农村地区的经验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全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种植业化肥减量的探索、畜禽养殖模式与水体污染及治理、水产养殖模式与水体污染及其治理、复合农业的新探索及其社会价值以及农村生活污染及其治理几大部分,陈阿江教授进一步介绍了调研团队成员历时五年、十余次实地调查所做的具体工作,并由此展开讲座内容。

陈阿江教授指出理想的环境社会学研究需要建立在前端的科学事实清晰的基础上,社会学研究者仅需要收集社会事实,做后端的社会学研究。而事实上并不如此,社会学研究者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了解基本的科学事实,给我们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带来了较多的困难,环境社会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中进行开展的。接着陈阿江教授从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的历史经验出发,指出点源污染的污染源是明晰的,但对面源污染的测定则较为复杂,接着指出了面源污染面临的研究困难:从前端的科学技术层面看,首先表现为数据缺乏,其次是处于自然环境中的数据、指标是动态变化的,追踪起来较为困难,数据前后不一致、矛盾的情况也常常会出现,这些困难进一步影响到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表现为定性入手困难,问卷调查缺乏针对性、研究设计无法精准等问题。

基于此,陈阿江教授从水质测量中的社会学出发,窥见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这一点被陈阿江教授称之为“量化的定性研究”。通过对环巢湖的水质测量,形成相应的假设,表明合肥市的生活污染是巢湖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将研究焦点进一步拓展到城市化与面源污染的关系。陈阿江教授进一步指出,在尝试解决前端的科学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城市化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可能涉及城市的演变历史、人口迁移、生活方式的演变等多个维度,也需要我们充分发挥社会学想象力。通过此案例,可以发现对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反思是不可或缺的,陈阿江教授强调对于社会学研究方法要灵活运用,不可固化;同时要学会辨析技术手段,一方面技术的使用需要以理解社会为前提,另一方面技术的测量有助于推动对社会的精准理解。

紧接着,陈阿江教授追问了社会测量的科学求解方法,即面源污染之难。通过对比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陈阿江教授认为追溯在面源污染关联链上关于物的生命史是重要的,例如探究化肥是如何使用的、垃圾从家里出来后是如何一步步处理的这一过程,通过对生命史的追溯帮助求解面源污染的难点。

最后,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朱伟教授与陈阿江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与交流,参加讲座的同学们也通过网络留言的方式进行了积极提问,并热烈感谢陈阿江教授为众师生带来的精彩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