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延副教授:古典根源与现代路径:作为总体视域的历史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19-04-08

201943日下午,“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七十八期)”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909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孟庆延副教授做题为“古典根源与现代路径:作为总体视域的历史社会学”的主题讲座。本次论坛由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沈洪成副教授主持,众多师生参加。

孟庆延副教授讲述历史社会学的古典与现代两次浪潮,从韦伯等学者代表的学派中阐述古典根源,从福柯等学者的研究中阐述现代的历史社会学,并根据中国本土的史料,讲述了历史社会学的本土形态与问题意识。在讲述制度发生学的历史社会学研究中,提出了问题意识以及研究方法,基于研究的案例,讲述“事件”的多重层次,最后提出了对历史社会学研究的反思。

首先,孟庆延副教授对历史社会学的缘起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孟老师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转向与历史维度更为关注基于史料的理论关怀与理论建构,从而讲述韦伯、马克思、年鉴学派的历史社会学,介绍历史社会学的古典根源,认为在历史社会学中,韦伯展示了身份群体、精神气质与文明起源,马克思展示了社会结构、阶级关系与事件社会学;年鉴学派展示了结构-情势-事件与中长时段的古典传统。

其次,孟庆延副教授探讨了历史社会学的现代路径和本土形态。从福柯与埃利亚斯的身体技术与国家形成、年鉴学派的第三代浪潮的微观史学与叙事转向、美国宏观比较历史分析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陈寅恪中古史研究的被忽视的历史社会学传统,进行了现代路径探索的阐述。通过介绍周飞舟、周雪光等学者的研究,从而探索本土形态和问题意识,阐述了关于差序格局的历史社会学研究、革命的历史社会学研究、传统政制与政治的历史社会学研究及思想与民情的历史社会学研究。

最后,孟庆延副教授从研究土地革命的史料中提出了历史社会学的思考。基于对制度发生学的历史社会学研究,提出了对相关研究议题的学术史梳理,探索土改研究中的“动员论”、“利益论”与“权力技术实践论”这三种倾向,因此强调在历史资料整理时,注意制度节点。并从马克思、年鉴学派、事件社会学等著作中研读历史,进行结构-局势-事件-行动者的分析框架。孟老师基于案例和史料中的革命实践,探索了历史担纲者是如何生成革命动力机制以及具体治理技术。在讲座结尾,孟老师提出应将以历史长编法与年鉴学派为研究方法,以美国比较历史分析之外的韦伯等学者研究为理论底色,结合历史社会学的古典基础作为总体视野的历史社会学。

在本次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纷纷提问,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孟庆延副教授为众师生带来的精彩讲座。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 冉美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