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春天教授:美欧环境社会学理论的比较分析及展望

发布时间: 2018-11-27

20181123日下午,“环境与社会论坛暨河海社会学论坛(第六十五期)”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909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荣幸地邀请到了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社会学系主任卢春天教授做题为“美欧社会学理论的比较分析及展望”的主题讲座。本次论坛由陈涛副教授主持,众多师生参加。

卢春天教授首先分三个板块介绍了美欧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背景:经济、政策以及早期探索。卢教授结合早年留学经历向与会师生描绘了二战结束以来西方经济黄金时代发展下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又介绍了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的地球日活动在政策诱导上做出的卓越贡献,最后详尽的描摹了美欧社会科学家对人类学与社会学的早期探索对于环境社会学的影响。

卢春天教授紧接着切入主题,列举出了美欧环境社会学的共同点:具有探究现代社会中环境和社会的互动关系的共同目的、所在地区的农村社会学与各自环境社会学的发展都具有深刻渊源。卢教授以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威斯康辛州立大学等为例详细的解释了农村社会学研究领域与环境社会学高度交叉的研究领域问题,以及早期环境社会学家兼具农村社会学家的身份双重性。

关于美欧环境社会学理论的不同点,卢教授将其归纳为环境的理解、理论的来源、理论的目的以及理论的应用四点。

卢教授强调,美国环境社会学发展早期更多是真实主义的传统,因此,环境更多是自然环境,强调物理和生物属性。坎顿和邓拉普认为总得来说古典社会学理论表现出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在社会研究中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变量,也就是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除了环境建构理论,在其他的理论如范式转移理论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世界社会理论、POETIPAT,以及环境公正理论中所提及的“环境”更多指的是自然环境。这就使得美国环境社会学家呼吁在环境社会学分析中必须考虑到社会生活对生态过程的依赖性。对环境因素作用的这种看法,使得美国环境社会学研究更多地采用自然科学的经验量化方法。

而欧洲环境社会学理论承认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但是更多地把环境看作是人造的,是社会实践和建构的结果,更为看重人造环境和社会化的自然。风险社会理论中的风险被认为是社会建构的结果;知识本质上是社会建构的,有着权力的渗透,需要将自然科学及其技术表征置身于社会情景中进行社会学的批判和分析。这一取向使得欧洲环境社会学更为关注对科学和技术议题的研究,倾向于定性和理论方面的探索。

卢春天教授总结出了美欧环境社会学的两种不同取向:美国是环境的真实主义,欧洲是环境的建构主义。不过,二者具有相互借鉴的向心趋势。

在双方理论构建问题上,卢教授提出,美国社会学者注重对古典社会学理论的挖掘,而欧洲环境社会学理论则更加强调从现代社会学理论中吸取思想。卢教授例举大量的社会学理论和观点,详实的解释了生态现代化理论和风险社会理论在美欧环境社会学组织架构中扮演的“关键先生”角色,也提出自己的一个非传统、非常规的对于两种理论的共性找寻的观点,认为这两种理论都是关于现代主义和环境改善的两种规范性理论,都是可供国家选择的环境战略。

卢教授以美欧社会学学会的历史沿革作为主线,表达了自己对于美欧双方理论建构目的不同点的见解。随后,卢春天教授表示,美国环境社会学理论涵盖了从环境问题产生机制到环境问题解决办法,以及环境问题引发风险在不同群体的公正研究。而就欧洲理论而言,无论是生态现代化理论还是风险社会理论,都关注提升环境质量的实践,认为“环境国家” 终会出现,环境保护将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责任。这一关于理论应用的关注点的不同,成为了美欧环境社会学最显著的一个分歧。

卢教授最终得出结论,欧美的地理条件、学术传统和学科发展历史导致了双方发展的差异。

在最后,卢春天教授表达了中国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发展必须超越真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分歧,从这两种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中汲取思想资源;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应该借鉴美国环境社会学学科组织化建设的经验,避免欧洲环境社会学学科认同度不高的缺憾;中国环境社会学理论发展一方面要借鉴美国环境社会学家对古典和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做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梳理及环境史的经验总结的殷切期待。环境社会学发展将愈发体现出多学科融合趋势,区域多样性发展更为凸显,理论将更具有建设性和批判性以及视野将愈来愈开阔。

在本次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卢春天教授为师生带来的精彩讲座。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 胡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