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珊副研究员:社会学知识空间——三十年来中文社会学文本的量化考察

发布时间: 2018-11-27

20181122日下午,“河海社会学论坛(第六十四期)”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909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荣幸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社会景气研究中心主任陈华珊副研究员做题为“社会学知识空间——三十年来中文社会学文本的量化考察”的主题讲座。本次论坛由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杰教授主持,众多师生参加。

本次讲座的内容主要分为五大部分:一、背景介绍;二、数据、方法与测量;三、理论硬核与保护带;四、知识空间的网络形态;五、知识空间的影响因素和生成机制。

陈老师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前共引网络的缺陷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没有学术概念信息;二是过高估计了知识网络的关联(全局);三是过低估计了知识网络的关联(局部)。同时,陈老师指出,科学生产非常依赖于少数科学明星,他们的研究决定了学科的短期进程。

其次,陈老师指出,传统学科与知识社会学分析的重点在于对文本的定性分析,部分辅以词频、文献共引等文献计量方法,而本研究主要以中国社会学三本核心刊物《中国社会科学》(1986-2016)、《社会学研究》(1986-2016年)与《社会》(2006-2016)所发表论文为研究素材,通过文本语义分析的手段对三十年来中文社会学文本进行了量化考察,从而反映中国社会学重建以来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历程。

再次,陈老师通过“知识空间结构凝聚性”、“六时段结构凝聚性指数分布”以及“结构凝聚力子群”三张图示具体介绍了研究的理论硬核与保护带。

接着,在知识空间的网络形态这一部分,陈老师介绍了两种基本的知识空间演化机制,分别是明星地位强化与无标度网络、专业化与小世界网络。

最后,陈老师指出,知识空间的影响因素在于理论的渗透性。社会学的本质在于创造渗透性的理论界限,因此无法排斥其它子学科引入思想。陈老师提出了四种知识空间网络生成机制模型,分别是专业分化、理论渗透性、社会机制与明星效应、网络结构与明星效应。除此之外,陈老师提出了本研究有待开展的领域:一是制度控制、单位制、权力对知识空间和知识共同体的影响;二是师承、无形学院等非正式关系与知识空间的关系;三是学术概念与学术凝聚体的关系;四是跨学科知识空间比较;五是中西比较。

在本次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陈华珊副研究员为众师生带来的精彩讲座。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 施嘉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