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日下午,河海大学邀请到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何雪松教授为大家做了题为“情感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杰教授主持,众多师生参加。何雪松教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情感治理进行了阐述:
一、国家治理的情感表达:实践与理论争论
在讲座开始,何老师首先提出了“中国是一个感性的国家亦或是情感的国家”的观点,指出中国的政治表达、政治框架乃至治理体系具有情感性。何老师着重强调“情感”是中国式治理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西方补充性、附加性的情感治理,中国的情感治理体现为弥散的、无处不在的。
二、西方的治理:理性VS情感
这部分何老师主要向我们论述了西方的国家治理。在他看来,西方国家的社会想象主要以“理性”为中心,理性压抑情感,利益驯服激情。因此,西方的治理模式多以权力和利益为核心。而对于情感抒发,何老师认为,西方人的政治情感主要通过选举和社会运动来表达,而私人情感则交给家庭、心理治疗与宗教组织。
三、“情感”的中国式理论想象
这部分何老师主要说明了中国的情感治理具有理论根基。他从李泽厚的中国文化“情本体”理论、蒙培元的儒学观点以及裴宜理的“普通人的国家理论”这三个方面,指出我国自古以来跟老百姓就有情感关联。他着重讲述了中国革命的情感模式,认为群众路线的本质就是情感工作。同时,情感也需要规制,在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情感流露。
四、多社区的个案
研究最后,何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基层干部在不同社区里的工作方式。他认为,在传统的社区里,维系情感有四种形态:“送温暖”——面向弱势群体的关怀和照顾;“温馨圈”——围绕人情关系建立的行动网络;“摆平”——理情结合理解邻里矛盾;“安抚”——面向信访户的软硬兼施。但是在新型社区,经常会碰到基层治理的“三难”,即“门难敲”“人难近”和“事难办”的问题。
本次讲座何老师结合他本人的很多调查经历,向我们深入阐述了情感治理的概念和实践方法。演讲结束后,与会师生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并对本次精彩的讲座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河海社会学(研究生版)》编辑部 殷晓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