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水生态治理,大家多想到水生态监测、污染治理等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相关的词汇,事实上,社会科学研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这一认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早在20世纪90年代,仍是一名博士生的陈阿江就开始关注水污染问题。从《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东村个案研究》到《次生焦虑——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社会解读》,再到《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困境与出路》,20余年来,陈阿江的足迹遍布太湖流域、巢湖流域、淮河流域的诸多村落与城镇。时至今日,他已是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在湖泊水污染问题的调研中,他发现,水污染问题的本质是社会性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所以他认为在水资源保护中,人是第一要素,治污的核心是调节人的行为、理顺人的观念。
从调控人的行为入手
水污染治理,首先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抓住问题的根本。陈阿江表示,湖泊水污染治理要放在全流域中考量,人们不仅要关注水生态系统的问题,更要重视社会系统的问题。造成当前水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管理和协调系统,具体而言是人类的环境干预行为出了问题。
以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为例,陈阿江告诉记者,水系统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水污染治理首先要通盘考虑,设计整体战略,其次才是技术问题。所以在设计水污染治理方案时,要厘清“标”和“本”的关系,治理太湖是标,治太湖之人是本,必须要认清污染背后的人类动机、行为、利益,从调控人的行为入手进行水污染治理。“如果不能对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污染问题永远无法根治;只有控制与约束人的行为,才可能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比如,告诉小孩不要向水缸里扔东西,比帮助小孩处理水缸中的污水,效率要高得多。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水污染治理工作。”陈阿江说。
陈阿江向记者表示,太湖水污染问题,与人类肥胖症相似,也是一种社会病。如果将太湖流域比作一个人,太湖比作胃,流域河网比作肠,在传统农业社会,“所喂”与“肠胃的消化能力”基本平衡;但工业化进程启动后,“肠胃”负担过重,无法消化,平衡失调,太湖便开始“肥胖”起来。陈阿江表示,既然太湖流域的水污染是“肥胖症”,是社会病,那么太湖流域污染治理的思路就应该是社会策略,而非单纯的技术策略。湖泊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首先需要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的紧密合作、共同研究,对水污染问题形成系统、客观的认识;其次,应该明确发展目标,统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再次,要重视公众的环境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发挥主体作用。陈阿江说,“水生态保护不能局限于水污染的表象,而要从根本上转变人们错误的认识和观念。”
发扬中华民族的生态智慧
在湖泊的污染来源中,农业面源污染是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的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如利用农家粪肥补给农作物所需养分,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等等。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家粪肥换成了化肥,生活垃圾不再循环利用,由此也导致了水资源污染以及污染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后果。陈阿江表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虽然人们无法完全恢复传统生活方式,但可以考虑将中国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
他在调研中发现,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利用生物之间的共生模式,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和养殖方式,摸索出了众多生态农业的典范,例如传统的桑基鱼塘模式,以及近年新创的“稻鱼共生”、“虾稻共生”、“鸭稻共生”等模式。
湖州菱湖一带地势低洼,田地面积少,当地人便采用“三三三”原则,即三分之一的田、三分之一的池塘和三分之一的桑地,充分利用无法生产粮食的低洼地和水面,获得更好的经济产出和环境效益。
人们将低洼地、沼泽开挖成鱼塘,在里面养鱼;挖出来的淤泥在周边堆成土埂,上面可以种植桑树,由此形成桑基鱼塘这一特殊的生态系统,实现了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的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有效利用了水土资源和光热条件,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形成了良好的人造生态系统。2014年6月,“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虾稻共生”系统则是近年新创制的生态农业模式,在技术操作上实现小龙虾与水稻的共作共生。在稻田中沿田埂挖出约4米宽、1.5米深的环形虾沟,每到插秧时节,把尚在幼苗期的小龙虾移至沟内生长,等到秧苗长结实了,再把沟里的幼虾引到稻田中。这样做,四五月份收一季虾,八九月份又收获一季虾,“虾稻共作”一亩田可多产100多公斤商品虾,增加收入3000多元,是“虾稻连作”效益的2倍多,达到了虾、稻同步增产和品质同步提升的目的。
这些农业生产和养殖方式,汇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堪称生态农业的典范。陈阿江表示,从这些生态农业模式中,可以发现,千百年来,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更加关注如何在循环利用中变废为宝。这为当下的水生态治理提供了启示,即如何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废弃物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达到较高的经济产出,形成优良的生态环境。他表示,在水污染治理或水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公众不仅是参与者,而且应该是主体。社会科学研究者要积极发掘和总结民间优秀的生态智慧,将其发扬光大;广大人民群众则应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做环境保护的主体。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记者 吴楠、王广禄
责编: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