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龙副教授讲座: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地区阶级分析

发布时间: 2016-11-06

11月4日上午9:00,河海大学成功举行了由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李双龙副教授主讲的讲座,其题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地区阶级分析”。李双龙副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社会分层与流动、网络社会资本(关系主义文化现象)、东亚家庭内代际支持、主观幸福感以及量化研究方法。论坛由公管院副院长王毅杰教授主持,张虎彪副教授、刘畅老师等众多师生聆听了这次演讲,并与李双龙副教授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交流。

李双龙副教授本次的演讲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他丰富的学习经历;其次,介绍了本次论坛的核心部分——《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地区阶级分析》;最后,简要地介绍了另一篇文章《Pathways to Material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The Mediating Role of Social Networks》。

李双龙副教授从六个方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地区阶级分析》这篇文章向在座的师生进行了剖析。

 

一、导论

 

在这部分阐述了书写本篇论文的原因。首先,以往SSM的研究多半聚焦在战后的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少数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忽略了帝国主义时代广大亚洲、非洲、与拉丁美洲殖民地的阶级结构与阶级流动。其次,近年来,欧美学术界对长期阶级流动的研究兴趣逐渐增长,利用各种历史档案中的个体数据来研究社会流动及其变化的分析范式,逐渐在社会与历史学界流行起来。最后,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台湾经济分析文献来看,自矢内原忠雄的“资本主义化”与无产化理论提出以后,后继学者争论的重点在于农业部门发展是否走向社会均衡,日本资本与台湾本土资本之间的竞争与发展趋势,以及米糖相克的市场竞争现象之下,小农维生的生产模式是否得以顽存,主要的争论都集中在农业的产业结构或阶级对抗的效应。除了少数对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工业化的描述性研究之外,有关整体阶级流动、或工业部门阶级结构的发展,并没有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批判性梳理先行研究

 

这部分主要是以批判的视角对过去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首先,矢内原忠雄的经典之作《日本帝国主义下之台湾》。这本书主要讲述两个观点:一是台湾总督府以租税与法令推动台湾糖业生产的现代化;二是台湾总督府驱逐外资、压制台湾本土资本。但是这本书仅有1925年国势调查局的一些加总层级的数据来证实工业部门里的资本集中化与日子的优势。其次,经济学家川野重任对台湾米谷市场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探讨农业部门发展是否走向市场均衡。但是并无阶级不平等、阶级冲突或社会流动的概念,甚至可以逃避殖民地的种族歧视议题。然后,涂照彦日本帝国主义下台湾的发展不应被归纳为”资本主义化”,而应该被称为”殖民地化”,虽然米糖相克呈现了本土资本的抵抗,不过日资也充分利用了本地原有的租佃剥削关系来进行资本积累;综观整个日本统治时期,即使与日资有竞争与合作关系,台湾本地资本仍难以避免走向没落。但是他却过度简化和强调日本资本与台湾本土资本的对抗,没有分析台湾资本家或者无产者的比例变化趋势。最后,柯志明认为由于后进的日本帝国主义无力全盘改造原有的土著租佃关系,台湾的资本主义依附型发展有别于其他糖业殖民地的大农场体制,总督府与日资只能不情愿地利用原有的小农家计生产方式来进行资本积累,小农则利用米糖相克的市场制度缝隙、配合商品化生产并提高单位生产力而得以顽存。但是其研究中有关阶级结构或阶级流动的观点仅及于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阶级结构并没有提出新理论或挑战

 

三、回顾日本殖民主义下的统治政策与提出研究假设

 

这部分主要讲述的是,根据日本殖民主义的统治政策影响提出相关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1)“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殖民政策。H1. 阶层壁垒假设: 父代为体力劳动者/农业工作者的人很难向上流动到其他部门;H2. 后生世代无产化假设: 相较于较早出生的世代,后生世代更有可能被无产化;H3: 后生世代无产化的区域差异假设: 与台湾北部相比,中南部(日资糖业发达)的年轻世代,其无产化更为严重。

研究假设(2)总督府不允许台湾本土资本独立开办企业,必须与日本资本联合开办,导致大多数台湾上层与中层阶级破产,农地作为一种家庭可传递的资源,中层与上层阶级将农地资源再分配给后代。H4:中层与上层阶级的子女出现向农业部门的回流。

 

四、数据与方法

 

选择的样本是:1、“历史人口计划”采集的《日治时期户籍数据库》;2、数据库所抽取的12个地点并非全台湾各级行政区的分层随机抽样,而是人类学观点下的立意抽样,关注客家族群与家庭议题;3、分析样本量: 18,754户(女性为13.6% )。

主要自变量:现任户长终职业、世代(1895年前后)和分家户数。控制变量:性别、年龄、年龄2、族群(福建;客家;原住民)和家中排行。

利用的数据模型是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MNL) 。全台汇总数据子代户长阶级类别的MNL回归估计结果:相比于成为农业工作者,1895年后出生的世代更有可能沦为体力工人,但在其他类别上,两个世代间没有显著差异。

 

五、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一是:越晚出生的世代(尤其是1895年后出生者)其无产阶级化的趋势越明显、而且糖业资本集中发展的中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明显;工业部门的台籍雇主与自雇者大幅减少,显示日本垄断资本对台湾本土资本的竞争优势,导致台湾工商业部门的无产化;农业部门人口比例衰退的趋势在1920年代之后逐渐稳定下来,可能是米糖相克与家户生计逻辑所造成的结果。

研究发现二是:一方面受到农业台湾的政策限制,另一方面是家庭生计逻辑的影响,台湾的专业管理阶级或资本家在子女分户时,仍经常划分农地给后嗣,因此出现工业部门人口回流农业部门“向下流动”的特殊现象;然而已经靠农业就业的人口却难以流向工业部门。

 

六、总结与讨论

 

李双龙副教授对论文的总结和讨论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帝国主义下殖民地的阶级结构与社会流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空白;本文的贡献在于重建历史资料来研究日治时期台湾的阶级流动,在SSM界首次呈现工业国家之外殖民地社会的阶级不平等;台湾总督府歧视台湾本土资本与以发展农业—尤其是以扶持日资垄断的糖业为主的相关政策,严重压制了台湾资产阶级与中产阶级的成长以及整个社会的阶级流动,导致当时年轻人口的无产化;1905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台湾的农业部门阶级结构相对稳定(农场雇工也在增加)、工业部门就业者无产化甚至再农业化与阶级流动停止的整体趋势;日本帝国主义下得台湾阶级不平等可以视为一般工业化社会阶级流动的异例,为其它昔日的亚非拉殖民地的SSM分析提供了参照点。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量化分析方法方面提出问题,李双龙副教授进行了一一解答。最后,王毅杰教授对李双龙副教授的发言进行了简要地归纳和总结,与会师生对李双龙副教授的精彩讲座致以热烈的掌声。

 

 

(《河海社会学(研究生版)》编辑部 薄小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