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系列报告

发布时间: 2016-06-24

    2016年6月22日下午,学术报告(系列)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会议室顺利举行。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杰教授、社会学系副主任顾金土副教授及社会学系老师以及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论坛。本期论坛由王毅杰教授主持,毛绵逵博士、刘畅博士、沈毅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小微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现状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社区工作关系研究:以社区环境治理为例》、《建国后城市基层人际模式变迁与政治运动进程研究(1949—1976)》的专题报告。

    此次讲座首先由毛绵逵博士做了《小微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现状研究》的报告,主要从研究背景、数据及样本的选取、变量选取、赋值及得分计算和研究下一步工作等方面展开。

    毛绵逵老师先简单的介绍了研究背景,小微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对于农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主要形式是小水塘、水泵、水井、水窖、毛渠。首要监管责任主体是用水户,县乡以上政府原则上不投入公共财政资源。小微型农田水利设施在农田水利系统的末端,属于“最后一公里”,直接面对千家万户的用水户,但是最近十年内,小微型农田水利设施面临着无有效投入,无有效管理及销毁严重,去功能化现象严重,加剧了区域性干旱程度。研究围绕着小微型农田水利设施去功能化的现状展开,确定因变量为小微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状况,自变量由村庄自然环境、村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村庄人口规模、村庄农业生产保留程度、村庄经济发展状况、村庄内部公共管理能力组成。初步调查时总有效样本为,进行了两次数据样本的筛选。毛绵逵老师重点讲述了自变量、因变量赋值和得分计算的问题,如供给状况如何量化的表示,毛老师采用了主观判断的方法确定其供给水平,选项包括“急需改善/维修”、“无所谓”、“不清楚”、“不适用”六个选项,在数据处理中,把第一、二两个选项合并归类为“需要改善/维修”,第三个选项“不需要改善/维修”保持不变,其他选项统一合并为“其他”选项。毛老师在报告最后说明了研究下一步工作,从单变量统计检验、因变量与自变量相关分析,设计分析模型及研究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综合关系这方面进行,进一步开展研究。

    报告结束后,毛绵逵老师就顾金土老师、沈洪成老师等现场老师提出的样本分类及不同分类之间的样本比较、数据分析及数据量化赋值等问题展开讨论。

    接下来,由刘畅博士做题为《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社区工作关系研究:以社区环境治理为例》报告,刘畅老师首先提到研究缘起于自己主持社区环境治理项目,此项目原目标是改善社区环境、增强居民环境意识,促进居民参与,活动主体是以居民为主,立项后进行了修改,由以居民为主改为以管理层面为主。接下来刘畅老师从社区环境治理项目的基本情况、从实务到研究两个主要部分展开。

    在社区环境治理项目的基本情况介绍中,刘畅老师重点讲述了小区的特殊性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社区位于雨花台铁心桥街道,年南京市计经委批准立项,年由经济适用房发展中心分期建设,年月全部建成。收容了南京市个区人均住房面积不足平米的居民,为低保户、半数以上为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及刑释人员较多。社区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社区环境问题表现为垃圾、停车、公共设施毁坏等问题,以及社区环境管理问题,如社区与物业、居民与社区之间的矛盾。再提到社区实务工作时,刘畅老师认为社区工作关系的建立十分重要,项目进行时,处理好各方的关系是关键,主要协调恩派社会组织、社区居委会(书记)、安居物业、社区居民(代表)、志愿者(河海大学青协)等几位主体关系。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社区共同治理机制形成、居民与社区、物业之间矛盾冲突减少、居民自组织愿意协助物业开展社区环卫工作。最后,刘畅老师简单的介绍了其研究思路,分为四步:开展实务、获得经验、理论分析、实务验证。

    报告结束后,王毅杰老师首先总结到社区工作实务的实施困难,做起来要比想的难,然后针对研究写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沈毅老师、毛绵逵老师等现场老师提出了项目对社区后期发展的影响,环境问题与物业、居民及居委会之间矛盾的关系等问题,刘畅老师一一作答,并进行讨论。

    最后,沈毅教授做了题为《建国后城市基层人际模式变迁与政治运动进程研究()》的报告。报告分为五部分:研究的问题与意义、建国初期“和谐式的同志关系”的形成、“同志/敌人”阶级建构强化的后果、政治运动中“人缘”取向的中庸实践的强化、结论与讨论。

    在第一部分中沈毅老师讲述了基本的研究问题与关注点,建国后人际关系变迁研究的问题,传统差序格局人际模式中的内在紧张性及其化解机制,基于此提出研究问题的聚焦点及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及调查对象。在第二部分中,沈老师讲到对同志及同志关系的理解,某种“和谐式的同志关系”的初步形成、实质与后果。在第三部分中,沈老师主要讲述了对“阶级斗争”中“成分”区隔及人际关系状况的理解,从“同志/敌人”的强化建构到“积极分子/非积极分子”的模糊区隔。在第四部分中,主要讲述了以“人缘”差异再生产为基础的政治斗争运动以及“文革”后期中庸实践强化导致“积极分子/非积极分子”模糊区隔的最终崩溃。在结论部分,沈老师简短的总结了此次研究的成果与发现。报告结束后,王毅杰老师针对报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看法。王旭波老师针对报告的结论部分不断革命的结果强化了传统中庸实践的负面影响提出的此运动与晚清时期的一些运动相比有什么不同,以及与负面相对的正面的影响指的是什么,沈老师进行了解答并与其他老师进行讨论。

    最后,王毅杰教授总结了此次论坛,并感谢三位老师的精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