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9日下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杨善华教授受邀到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401会议室做了题为“深度访谈方法在田野实践中的应用”的精彩演讲。本次论坛由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杰教授主持,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王书明教授,东南大学社会学系洪岩璧副教授、胡伟博士以及河海大学社会学系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杨善华教授对参加此次论坛的师生表示感谢,并就自己多年田野调查中,使用深度访谈方法的经验与体会与大家进行分享。在整个演讲过程中,杨善华教授运用了大量经验材料,使演讲内容形象生动,现场气氛活跃。
首先,杨善华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深度访谈成功的两个关键点,分别是“被允许进入调查现场”与“获得事实的真相”。在前者中,强调不仅能够进入田野调查的点(如村庄或社区),同时还要与被访者建立协商进入、相互信任的关系;后者中所获得的真相,通常是经过被访者在叙述时的建构,从而只能是一种意义的真实。同时,杨善华教授强调,我们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对于调查目的的介绍不能太具体,以免引起被访者的不安。
其次,杨善华教授对深度访谈进行释义,即学界所指的通常是半结构式的访谈。他指出,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它的问题是事先部分准备的,要通过访谈员进行大量改进;二是要深入事实内部。通过对特征的分析及韦伯关于社会行动意义的观点(韦伯认为,社会行动是被行动者赋予意义的,而这样的意义是可以被我们理解的;理解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是社会学的任务,而这样的理解必然与解释联系在一起),从而从意义的角度得出结论:深度访谈是对被访人在访谈时赋予自己的话语的意义以及被访人赋予访谈背景(包括被访人当时的衣着、神情、行动和居家环境)的意义的探究。在这个意义上,深度访谈既是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
然后,就具体做法而言,杨善华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五种方法。第一,悬置的态度。抛弃一切先入为主的理论预设,既包括研究者对于某些东西的习惯性信仰,还包括对传统的割裂个别与一般的理论框架的悬置;第二,了解被访人的日常生活。掌握一些双方得以共同对话的基本知识,为访谈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的融洽气氛,同时也为研究者理解被访人赋予访谈内容和访谈场景的意义打下基础;第三,被访人个人生活史是访谈的最佳切入点。从个人生活史开始,可以将访谈引入一种自然状态,研究者可以发现和触及被访人的兴奋点,有利于访谈的深入,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被访人对日常生活的态度及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第四,全方位的观察。被访人一般对自己会有一个明确的自我定位,他们会根据这样的定位来确定自己与研究者的关系,并在话语和行动中有所体现,因此,在现场的被访人的衣着、神情、行动和语态无不具有被访人主观赋予的鲜活意义;第五,注意意义探究时“真”和“假”的辩证法。被访人的叙述内容通常都是经过他们主观构建的,需要研究者通过对被访人在访谈时显现的关于访谈的意义脉络的了解来辨认和识别事实,或通过访问了解这一事实的各类人来拼接事实或验证这个被访人关于事实的叙述是否真实,从而尽可能近似地达到关于某一事件真相的认识,但是这种真实,还是“意义的真实”。
紧接着,杨善华教授总结了一些访谈的关注点。如悖时现象和细节,访谈时应注意对方的委婉表达,同时,需要提炼被访人叙述的意义脉络,培养和培训访谈者对文本的敏感,以及对后续工作的整理。杨善华教授特别强调访谈日记的重要性,认为它是对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在演讲的最后,杨善华教授进行了简单总结,提醒我们要尊重被访人,虚心向被访人学习。
演讲结束后,杨善华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如何提高访谈的洞察力”、“怎样将经验故事进行学术表达”以及访谈个案选择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最后,王毅杰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简单点评与总结,同时,向同学们推荐了善华教授的《亲历现代中国》与《感知与洞察》两本著作,并对杨教授的演讲表示感谢。最后,与会人员以热烈掌声感谢杨教授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