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桥副教授讲座:环境社会工作研究及本土议题探析

发布时间: 2023-04-11

20221130日晚1900,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一百六十七期于线上如期举行。本期论坛有幸邀请到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罗桥副教授作题为“环境社会工作研究及本土议题探析”的讲座。讲座由陈涛教授主持,各校众多师生积极参与。

讲座第一部分,罗教授对环境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做了详细介绍,西方环境工作起源于两个个方面: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对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回应。到21世纪,社会工作对环境方面的研究逐渐从人与环境关系范式转到学科范式,具体来说,就是从社会正义向环境正义再到生态正义的转向。这一转向重新建立一种新的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传统社会工作向环境或生态范式转换的基础。罗教授指出,环境社会工作模式的实践路径偏重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重新建立,强调在系统性知识中寻求其整体性变革。在价值理念上,试图从“社会正义”走向“环境——社会”复合型正义。

讲座第二部分,罗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提出了四个环境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议题,并做了详细介绍。

第一,是社会工作介入环境治理。将生态权力重新赋予或返还自然界,达到自然环境的生态权力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权力重新走向平衡和谐,以环境事件或问题为基础,逐渐扩大影响力,以达到自然权力和人类社会权力和谐互构。

第二,是社会工作介入气候变化治理。气候变化困境会让气候弱势群体与社会弱势群体呈现双重叠加,社会工作者更需要对气候变化社会成因做出判断,并在干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气候变化的结构性因素中寻求行动改变,让弱势群体得到照顾。

第三,是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共同体构建。这一议题探讨的是建立新型人与环境关系中人们的主体性。通过环境教育、公众参与以及社区环境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场景塑造,能够维持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与公众主体间性的行动赋权,提升环境行为的可持续性。

第四,是社会工作助理环境社会治理。该议题重点关注环境与社会相互交织、塑造的过程,并重新思考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讲座的结尾,参会师生向罗教授就刚才所谈踊跃提问,罗教授一一进行解答。最后,陈涛教授对本次会议内容进行总结,并对罗教授再次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圆满落下帷幕。

(《河海社会学(学生版)》编辑部杨梓聪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