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环境社会学青年论坛在重庆召开

发布时间: 2021-08-07

中国社会学会于202171718日在重庆举办以“社会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为主题的中国社会学年会,经学术年会批准,第六届中国环境社会学青年论坛717日召开。本分论坛由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社会学研究所、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承办,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包智明教授、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陈阿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社会学研究所陆益龙教授为本论坛共同负责人。

本分论坛以“绿色转型与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剑桥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海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重庆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开放大学等科研机构与高校的学者、师生共计40余人出席了本次分论坛。

 

(包智明教授致开幕词)

17日上午820分,由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包智明教授致开幕词。包智明教授首先向本次参会的师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与感谢,表达了对本次环境社会学青年论坛的期待之情。随后,他在回顾历届环境社会学分论坛之后谈到,本次分论坛接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较十年前有了大幅度提升,在目前的学术环境之下,环境社会学研究及环境社会学知识生产受到了广泛关注,他非常期待未来环境社会学研究能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本次分论坛按照主题共分为四个单元,汇报论文超过30篇。每个单元设一名主持人和两名评议人,与会者从环境社会学不同研究视角和维度对目前环境问题、理论和现象等进行了深入的学理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垃圾分类的行为与实践、绿色产业和生态治理、环境友好行为与环境政策、环境知识与环境事件等,体现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和人文关怀。

在论坛第一单元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张劼颖基于人类学田野工作,提供了一个关于垃圾分类项目的民族志,呈现了环保者推动人们做垃圾分类的过程。河海大学博士后、南通大学讲师吴灵琼将环境关心、道德规范、环境科学知识以及行动策略技能引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心理分析框架以探讨环境态度对我国大学生垃圾分类减量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上海开放大学教授王晓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信息—行为模型等构建理论模型,对上海16个区2555有效问卷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内因和外因对线上和线下分类意愿及分类行为的影响路径。山东女子学院副教授孙旭友通过对浙江“虎哥”的个案研究,说明数字化如何助推垃圾分类治理创新,并指出,为保障数字化助推垃圾分类治理创新的持续性,需要对垃圾分类数字化治理存在的政府与市场“侵蚀”社会、人的主体性遮蔽、垃圾源头无法减量等内在隐患加以警惕。

 

(评议人对论坛第一、二单元进行点评)

在论坛第二单元中,英国剑桥大学博士生江沛以环境行为的情感动机为研究核心问题,以互动仪式理论为框架,以有机农夫市集参与者的可持续消费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回应了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间不亲和的理论问题,亦为培育持续的亲环境行为提供了实践依据。河海大学副教授黄齐东从移民安置与社会风险规避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水电在非洲的项目的移民安置与社会风险规避问题,提出了环境与生计、治理与权力、文化与身份、开发与复兴四维模型。重庆科技学院副教授程鹏立以页岩气开发与地震关系的争论为例,试图通过理论建模,探索这些科技社会事件的社会呈现的一般规律。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师孙佳音团队结合行为学实验,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规范的视角,探究与低碳消费相关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规范对居民低碳消费的促进效果。

在第三单元中,浙江大学教授陈宗仕以美国、中国、德国为例,比较了各国在抗击埃博拉疫情和新冠疫情中的国际合作表现。认为高柏的全球化钟摆理论和贝克的风险理论只能解释部分现象,并提出要突破国际治理的困境,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郑华伟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基于江苏省68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社会资本、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农户低碳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重庆大学副教授钟兴菊基于个体化理论与后物质主义理论视角,对16位青年环保人的口述史分析,通过个体、组织与行业间的互构实践,形塑环境友好行为可持续实践的逻辑与多层次分析框架。内蒙古财经大学讲师刘红霞指出,由于外资企业滥用“投资合同”、矿产项目利益分配不均衡和大量避税等问题引起了政企之间的利益博弈和矛盾激化。

(评议人对论坛第三、四单元进行点评)

在第四单元中,厦门大学副教授龚文娟文章基2014年和2018年古雷PX项目社会影响调查数据发现,公众对重化工项目的风险感知与风险接纳之间呈动态关联;积极有效的风险沟通有助于提高风险接纳;环境事件对风险感知与风险接纳产生差异性影响。中央民族大学讲师范叶超基于对闽西溪地镇水土流失治理案例的剖析,发现在治理与乡村日常生活相关的环境问题时,为提高治理成效,除要对末端受损的生态环境采取必要的技术性治理外,还需将源头的日常生活本身也纳入治理范畴;看似稳定不变的乡村日常生活实则具有可治理性,凭借恰切的制度安排对那些不可持续的日常实践予以绿色重构,乡村日常生活有望达成可持续性转型的目标。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张冠李探讨了一个浙北工业化农村中不具专业医学知识的村民们对癌症的认知。在外行流行病学的理论与分析框架下,研究使用人类学民族志方法,深入考察了村民癌症认知的样态与来源。兰州大学教授李勇进以华北K村为例,对村民环境抗争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村民环境抗争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社会功能。苏州大学副教授殷盈从环保组织视角出发,基于D市污染冲突中同一个环保组织多案例比较,发现污染企业的产权影响了环保组织参与污染冲突治理的方式,也决定了其治理有效程度的高低。广西财经学院讲师吴柳芬就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基层整合机制的建立,讨论了农村人居环境“拼凑式”治理局面的优化路径。重庆科技学院讲师颜其松基于CGSS2013数据,以流动性社会理论为分析视角,以信息流动、生活方式为中介变量,将环境知识分为日常环境知识和专业环境知识,分析了人口流动、信息流动对公众环境知识的影响机制。

论坛最后,由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卢春天教授致闭幕词。卢春天教授首先对全体与会师生、会议志愿者以及会议各方致以衷心感谢,随后,他感谢了各位发言人精彩的学术分享以及各位评议人独到的点评建议。他认为,本次论坛有三大突破,首先是学者和师生们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更加多元化;其次是研究视野和关注点更加丰富和开阔;最后是研究理论能够更多更好的与环境问题、行为实践相结合。第六届中国环境社会学青年论坛的成功举办,对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能更好地推动环境社会学相关领域的整体研究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