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春华:以差异化思维治理农村环境

发布时间: 2016-11-17

近日,中国社会学年会“环境与农村发展”论坛在兰州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参加了会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城市垃圾问题日趋严重,而且农村垃圾处理也已成为棘手的难题。探索城乡垃圾如何实现循环利用,进而改善城乡环境,成为学者们普遍关心的话题。

  南京大学宋林飞以“生态文明”为题,分析了环境对社会稳定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他认为,近年来,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较多,这充分说明环境问题非常重要,环境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这也需要高度重视和关注环境问题。因此,他强调,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把生态文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既要使村民有城市的生活方式,也要使城市环境质量延伸到农村,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民众的环境满意度。中山大学夏循祥以整体性、历时性的人类学视角展示了一个村庄中垃圾处理方式的演变过程,进而提出农村垃圾处理的“知识治理”框架。河海大学林蓉以河南省孟津县的实地调查为例,详述了规模养殖场粪污“直接还田”和“发酵后沼渣沼液回田”的有效循环利用方式。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明确区域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和危害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色,探索、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尤为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洪大用发表了“发展、环境与农村的未来”的主题演讲。他强调,研究环境问题要探究其背后的结构性原因,以实现根据问题差异进行治理。研究农村环境问题,需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区别看待农村,中国地区差异性较强,如皖南生活垃圾问题较严重而西部生态破坏较为严重,因此需根据地方实际,用精准语言来分析当地环境问题;其次,不仅要关注可见的问题,更要识别不可见的原因,生态破坏、垃圾污染等是具体问题的呈现形式,但更要关注问题背后的制度、文化环境等深层次原因;最后,要看到破坏的力量,更要看到治理的效果,有些环境问题是正在恶化的问题,但其状况也在被不断地改善。青海大学郭海青以青海安多藏区S村为例,认为藏区地方性知识的价值、效力和实践模式在生态保护方面具有广泛的行动能力。河海大学闫春华以呼和浩特大青山南麓生态治理为例,提出“政府投资规划+公司负责治理+百姓有偿劳动”的城郊生态治理路径。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技术风险、环境风险都已受到普遍关注,但社会风险却没有引起重视。这就亟须社会学者予以关注。

  重庆科技学院程鹏立以重庆涪陵页岩气开发为例,进而探讨其存在的社会风险。研究发现:土地征用和补偿的标准低且前后不一致会带来社区不稳定的风险;项目开发过程中,集镇社区收益较多,气井所在的农村社区收益较少,当地社区居民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最后,作者建议,页岩气开发活动应该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益。

  在此之外,河海大学陈阿江以“水利社会学之辨”为题发表了演讲。他梳理了《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对“水利”的解释,并回顾了水利社会学的研究。他探讨了水利社会学是否属于按“行业区分”的社会学的一个分支,认为水利社会学存在狭义—广义之分,即防洪、灌溉等为狭义水利社会学,人类社会涉水的事务等为广义水利社会学;水利社会学可能的研究领域包括组织与制度、生活生计与发展、水利之害三个层面。最后,陈阿江与大家共同探讨水利社会学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可能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安徽师范大学吴金芳通过对安徽蒋村农田水事纠纷个案的研究发现:在乡村熟人社会蜕变明显的情况下,农田水事纠纷也呈现出从有争有序到无争无序的变化。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刘月平探讨了从传统时期到改革开放以来,以族权、绅权、政权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权威变迁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兴衰的关系,并描绘了中国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模式的变迁历程。

  关于环境与农村发展这一研究主题,学者们的关注点有所差异,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可行的应对策略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如何在不同视角和关注度的基础上凝聚共识,共寻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策略以促进农村发展,需学者们共同努力和推进。

作者:闫春华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